古人以挑水為生,作為儲水工具的大缸早在前秦就已普及,最初是達官貴人使用,主要是青銅器。隨著制陶工藝的發(fā)展,百姓漸漸使用,特別是宋朝以后,富貴人家不僅僅把大缸當作儲水工具,更是一件重要的裝飾用品。
用陶土材料做最環(huán)保,玻璃材料也可以。有瓷磚的材料不夠環(huán)保,有重金屬析出。
陶土,是指含有鐵質而帶黃褐色、灰白色、紅紫色等色調,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。
民用水缸主要特性
1、優(yōu)異的抗凍融特性:在吸水率達到10%的情況下,瓷質磚在-15℃時凍融三次已經全部凍裂,而陶磚卻可以在-45℃的環(huán)境下凍融50次不出現(xiàn)裂痕。
2、良好的抗光污染性能:陶磚能夠將90%以上的光全部折射,對保護人體視力、減少光污染有很好的作用。
3、良好的吸音作用:由于陶磚通體富含大量均勻細蜜的開放性氣孔,故能將聲波全部或部分折射出去,取到室外降低噪音,室內消除回音的效果,是創(chuàng)造城市優(yōu)良居住環(huán)境的絕佳材料。
4、良好的透氣性、透水性:陶磚透氣、透水的優(yōu)越性在綠色文明的今天得到充分的展示,其古樸的韻味與自然景觀相融合,體現(xiàn)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對話。
5、良好的耐風化耐腐蝕性:隨著工業(yè)污染的加重,雨水中的酸性一天天在增加,很多建筑材料因為無法接受這個考驗而被淘汰。純天然的加工工序使得陶磚本身只含有少量的化學雜質,其內部結構也不易受到酸雨的影響,陶土抗堿腐蝕性的特性更的其他材料無法與之相比的。
民用水缸按照燒結溫度劃分,陶器分為土器、炻器、紫砂、瓷器四種。
土器,即常見的磚瓦。地表黏土皆可燒成,燒制溫度達到7、800攝氏度,坯體不僅可以定型,而且還能達到一定的強度。
炻器,即紫砂制品。燒結溫度在1000—1240℃,特點是燒結后坯體透氣不透水,坯體保持開放性氣孔和封閉性氣孔的物理結構。
日用陶器,即常見的缸罐,燒結溫度1200—1400℃左右。在金屬、塑料用品出現(xiàn)之前,缸罐是日常生活中最多使用的容器,所以這類器皿被稱為“日用陶”。
瓷器,常見的碗盤瓷瓶。瓷器要求坯體致密度高,表面平整光滑(以便于在其表面施加描繪工藝)。
民用水缸用的材料大部分采用土陶材料,宜興心創(chuàng)陶瓷有限公司制作的民用水缸,安全無毒,無鉛,無鎘,缸體外面黃色釉,壇子里面分為有釉和無釉兩種。 |